成材率远低于中国的西班牙青训,为何选材空间越来越大?
发布时间:2025-10-29
10月21日消息,中国国家队原守门员教练、亚足联精英守门员教练员讲师徐弢在接受《体坛周报》采访时,分享了其参观西甲俱乐部青训体系后的深刻见解,尤其聚焦于西班牙青训体系成材率低却拥有庞大选材空间这一引人深思的现象。

完整体系奠定选材基础
徐弢在接近三周的时间内参观了7家西甲俱乐部,对西甲青训体系有了全面了解。西甲俱乐部的青训体系极为完整,覆盖范围从四五岁的幼童到U19青少年,每个年龄段都有完善的梯队建设。而且,每个级别梯队的比赛数量众多,为年轻球员提供了充足的实战锻炼机会。即便在一些非常小的城市,也能看到设施良好的球场,这些球场不仅服务于当地球迷,更为青少年球员提供了优质的训练和比赛场地。如此完善的硬件设施和梯队建设,为西班牙青训提供了广阔的选材空间,吸引了大量孩子投身足球运动。
高普及度扩充足球人口
西班牙虽然人口总量不算庞大,但足球普及度极高,足球人口数量远超想象。虽然没有达到全民足球的程度,但至少有50%以上的人热爱足球运动。以比利亚雷亚尔为例,这座仅有5万人的小镇,其球场却能容纳2万5千人,可见当地足球氛围之浓厚。高普及度使得参与足球运动的青少年数量众多,为青训体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输入,进一步扩大了选材范围。
理念差异影响培养模式
西班牙青训成材率其实非常低,庞大的青训体系下,最终能踢出来的球员不到1%。然而,这并没有影响其青训选材的规模。原因在于西班牙的青训理念与中国有所不同。在中国,培养一批球员可能最终有10%或者20%能踢出来,这更倾向于挑选人才而非全面培训。而在西班牙,由于基数大,他们更多是在广泛挑选球员。并且,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认可即便后面踢不上职业足球,也可以作为足球爱好者或业余教练继续参与足球运动。这种理念使得更多家庭愿意让孩子投身青训,不用担心孩子未来没有出路。

完善安排保障球员未来
西班牙青训体系虽然残酷,真正能打到西甲水准的球员少之又少,绝大多数人不能如愿成为职业球员。但西班牙青训俱乐部对于那些踢不上职业联赛的球员有很好的安排,能够帮助他们最终回归社会。这种完善的后续保障,解除了家长和孩子的后顾之忧,使得更多家庭愿意让孩子尝试足球道路,从而为青训体系提供了稳定的选材来源。
马竞主场-大都会球场
典范俱乐部引领整体发展
在西甲俱乐部中,不乏青训典范。如马竞,拥有全新的主场和两个很大的训练基地,无论是精英级别还是业余级别的青训都非常完善,俱乐部整体运营出色。即使像瓦伦西亚这样硬件设施不算优越的俱乐部,青训也能做得非常出色。这些典范俱乐部的存在,引领着西甲整体青训体系的发展,使得整个西甲联赛的青训体系都较为完备。尽管在经济条件和上升通道上存在一些小差异,但整体模式大同小异,都为青训选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保障。

西班牙青训体系虽然成材率低,但凭借完整的体系、高普及度、独特的理念、完善的后续安排以及典范俱乐部的引领,拥有了广阔的青训选材空间。这不仅为西班牙足球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也为世界足球青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